官方動態

最新的行業資訊、新聞公告,快速了解

資訊信息

Information
行業資訊

2023 年中國工業互聯網十大趨勢

時間:2023-02-03文章編輯:防爆云

趨勢一:市場機制已經形成,政策對市場的驅動將由主導轉向支持。

近年來,在工信部的大力推動下,工業互聯網不僅在各省市工信系統垂直推進,也得到了發改委、科技部、應急管理部等其他部委的大力支持,形成了巨大的政策合力。各級部門齊抓共管,提升了大批企業的數字化意識,遴選出了若干先進典型,也吸引了成百上千的數字化服務商。但是,從前幾年幾類服務商的營收情況來看,政策發布的雷聲很大,落在市場上的訂單則雨點很小。

這樣的情況在 2022 年得到改善,新興的平臺類服務商已然在自動化、信息化等細分市場找到了存在感。以某個柔性產線項目為例,在招投標現場,既能看到競價激烈的自動化廠商,也能看到標新立異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盡管新廠商們還未建立起自身的優勢,但是當新舊廠商們頻繁地「卷」在一起,說明在政策主導培育多年后,市場機制已經悄然形成。

2023 年,隨著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政策對市場的驅動將會由主導轉向支持,而平臺類服務商們則會將更多精力投入市場競爭,在市場的邏輯中去證明自己的價值。

趨勢二:示范效應明顯,大型客戶將持續關注燈塔工廠和集團級平臺。

2022 年,手握千萬級甚至億級訂單的大型客戶成為許多平臺類服務商重點攻堅的目標,尤其是預算充足、更注重方案集成能力的央國企、集團級企業。而從客戶需求來看,燈塔工廠和集團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正成為頭部平臺的金字招牌,既吸引了大型客戶的持續關注,更激起了企業決策層躋身世界一流工廠、成為行業領先企業的雄心壯志。

燈塔工廠由世界經濟論壇和麥肯錫評選發布,在常規燈塔工廠(包括制造燈塔工廠和端到端燈塔工廠)之外,還新增了可持續燈塔工廠的評選。分析全球燈塔網絡可以發現,中國企業在全球燈塔工廠網絡中占據越來越高的比例。截止 2023 年 1 月,累計發布的 10 批 132 家燈塔工廠中,位于中國的已經有 50 家。最新評選的第 10 批 18 家燈塔工廠中,有 8 家位于中國,在卡奧斯的助力下,海爾甚至一次性有兩家工廠入選,其中位于天津的洗衣機互聯工廠成為首座中國本土企業打造的可持續燈塔工廠中國首座可持續燈塔工廠。基于燈塔工廠的經驗,海爾、富士康、西門子等企業旗下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均圍繞燈塔工廠開展了工廠改造、申報、培訓等業務,參觀燈塔工廠也正成為這些平臺突破大型客戶的重要手段。

除了立志打造燈塔工廠,大型客戶還對集團級工業互聯網平臺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希望通過構建集團統一的平臺,實現對數據的統一管理、對業務板塊的統一管控等目標,并減少局部的重復投入。國際研究和咨詢機構 Gartner 數據顯示,大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所花費的時間和資金往往是最初設想的兩倍。從實際案例來看,為了搞清楚自身的需要并減少開支,大型客戶往往會通過專業機構進行頂層設計,并傾向于跟某個工業互聯網平臺簽訂戰略合作的方式,來逐漸明確技術細節和實施路徑。

2023 年,大型客戶將持續關注燈塔工廠和集團級平臺的建設,無論對客戶還是服務商,這都具備十足的示范效應。這也將考驗服務商們咨詢、方案集成和實施交付的能力。

趨勢三:疫情影響消除,經濟復蘇將帶動中小企業數字化需求回暖。

盡管大型企業是較為理想的客戶,但并非所有服務商都能承受漫長的商務周期、高昂的售前成本和復雜的集成需求。因此,對于新興的數字化服務商來說,中小企業客戶仍然是核心目標客戶群體。他們的需求相對標準化,采購流程相對直接,對于 SaaS 類產品的接受程度也相對較高。

2023 年,隨著疫情影響的消除,中國經濟將快速回歸正常軌道,消費和出口的恢復將拉動中小企業營收增長。經濟的復蘇將會帶動中小企業數字化需求回暖,尤其是 4 萬多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將會成為服務商重點關注的對象。當然,中小企業對于產品功能、性價比的敏感,也將考驗服務商的產品能力。

趨勢四:集聚效應明顯,園區仍將擔當城市數字化轉型的主戰場。

2022 年,針對產業園區的數字化轉型如火如荼的展開。工信部組織了工業互聯網一體化進園區「百城千園行」、「工業互聯網平臺+園區」賦能深度行等一系列活動,推動政策、網絡、標識、平臺、安全、應用等在園區的落地。尤其是在園區眾多的化工行業,應急管理部等部門的發布的安全風險等級評審及獎補等政策,推動了一大批園區尋求數字化解決方案。

對于園區來說,安全、應急、環保是數字化的首要目標。2022 年 9 月的應急管理部例行新聞發布會顯示,經過近兩年的「工業互聯網+危化安全生產」試點,已經遴選出 80 家試點單位,平均規劃建設場景 11 個,5551 家企業完成預防機制數字化建設工作,完成率達到 82%,并在年底前實現全國重大危險源企業全覆蓋。在政府主導外,許多園區也和服務商們一道,主動在園區工業互聯網平臺、產業大腦、綜合管理平臺等方面做出了新的應用,比如卡奧斯在山東幫助政府打造了省級智慧化工綜合管理平臺,并推出了園區 OS 等產品。

作為城市最重要的人口和產業聚集區,園區已成為國內經濟的主要承載平臺和增長動力,對國家經濟貢獻達到 35% 以上。據賽迪預測,到 2022 年底,園區數字化市場將超過 3000 億元。可以預見,2023 年,園區仍將擔當城市數字化轉型的主戰場,通過園區集聚效應,推動城市的產業數字化進程向前邁進。

趨勢五:預算大概率縮減,ToG 業務將更加考驗平臺的實用性。

貫徹數字經濟國家戰略,發展數字經濟成為城市經濟的重要課題。這催生了大量的智慧城市、新基建和產業互聯網等項目。統計數據顯示,僅 2022 年上半年,國內智慧城市項目就高達 3000 余個,中標金額 780 億元,1.5 億以上智慧城市項目超 16 個,其中不乏城市大腦、產業鏈監測、區域工業互聯網平臺等項目。

在這些項目中,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匆忙上馬的「面子工程」。進入 2022 年下半年,各地財政受防疫支出影響相對吃緊,部分項目被迫暫停。這樣的趨勢預計將會延續到 2023 年,政府部門也將對項目的必要性進行重新審視,對必要的項目預計也將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政府預算大概率縮減的情況下,服務商們或將考慮把更多精力投入 ToB 業務,而在 ToG 業務上,則需要更加強調搭建各類平臺的必要性和實用性,幫助政府將投入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效用。

趨勢六:市場格局出現分化,廠商競合關系與分工將持續演進。

2022 年,政企服務市場的格局發生了新的變化。以云計算為例,隨著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在云業務上的快速發展,運營商在智慧城市等大型政企項目中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他們往往扮演總包和集成商的角色,而阿里、騰訊等云服務商則開始接受被集成的角色,重視具備行業共性、可復制性的產品能力打造。

工業互聯網領域也呈現出同樣的規律。作為通信行業的央企,運營商們在各地擁有極強的政企關系和渠道,也具備深厚的項目總包經驗,在某些地區,甚至能夠拿下 70% 的項目,而如果能夠形成穩定的被集成關系,服務商們就可以從運營商手中收到源源不斷的分包訂單。

2023 年,運營商與服務商之間、服務商與服務商之間的競合關系和市場分工將會持續演進,并在一定時期形成較為穩定的市場結構。

趨勢七:系統集成毛利堪憂,平臺企業將更加堅定走產品路線。

盡管平臺類服務商逐漸在數字化市場找到了存在感,但很快他們也在發展路線上陷入了糾結。大型客戶和中小型客戶需要平臺企業提供兩種截然不同的服務方式,一種是項目化的定制服務,一種是標準化的產品服務。成熟的服務商可以在這兩種服務方式中實現平衡,建立穩定的業務結構,而新進入的服務商則難以兼顧。

以騰訊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為例,在最近的內部會上,馬化騰稱,雖然集成商在名義上的數字很好看,但很多都是毛損毛虧,還是要靠產品來決勝。「做好產品,扮演被繼承的角色,才是騰訊長期要做的事情。」馬化騰說。這也側面反映出,集成商的角色并非誰都能做,并且做到有利可圖。

對于以技術見長的服務商來說,他們更熟悉如何去做一款產品,產品路線無疑是更好的選擇。2023 年,將會見到更多平臺類服務商堅定地走上產品路線,或者倒逼自己成為成熟的服務商。

趨勢八:技術換代成效顯著,成熟產品與應用將快速占領市場。

近三年來,無論是在技術方向還是技術本身,工業互聯網領域并沒有出現重大突破。但不可否認的是,從卡奧斯、科大訊飛、西門子等平臺的實踐來看,AI、數字孿生、低代碼等新興技術正在加速與傳統的工藝流程融合,成為工業新的血液。而率先進行技術換代的企業,也在實際的經營中看到了轉型升級的成效。

2023 年,AI 技術將更深入的融入生產場景,通過算法的持續迭代帶來比單純的機器換人更高的效率。數字孿生也將從數據大屏、簡單的可視化走向更深的應用。未來數年,這種趨勢也將持續演進,成熟的產品和應用將快速占領市場,實現智能化替代。

趨勢九:技術架構同質化,競合升級將催生開源框架和開源應用。

自 2017 年信通院在《工業互聯網平臺白皮書》中發布了工業互聯網平臺架構以來,中國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建設普遍都是以 IaaS-PaaS-SaaS 為架構基礎,擴充自身的平臺能力和應用。然而,目前各平臺采用的技術框架仍為自主開發,而沒有形成類似于 Predix 采用的 Cloud Foundry 那種統一的或者主流的框架。

事實上,Cloud Foundry 正是一種開源的多云應用程序平臺。主流框架的缺失,顯示出在工業互聯網領域開源生態的不足。穩定的開源框架不僅能夠減少平臺和企業的開發投入,它的產品化更有可能像智能手機對于電商一樣,加速工業互聯網的普及。當然,開源生態的形成是一件周期較長的事情,2023 年,底層框架級的開源不見得會有突破,但隨著平臺間競爭與合作的升級,應該會有更多力量加入,像阿里達摩院那樣將大量 AI 模型等應用進行開源。

趨勢十:密集籌備 IPO,頭部平臺將迎接資本市場檢驗。

2022 年,是工業互聯網平臺們最接近資本市場的一年。在雙跨平臺中,樹根互聯、徐工漢云、朗坤、忽米均已傳出提交 IPO 申請的消息。在工信部和背后母公司的大力推動下,2023 年這些平臺或將密集過會,在資本市場掀起一股工業互聯網熱。不過,風險也顯而易見,從樹根互聯的申請審核情況來看,第一大客戶營收占比高、母公司內部關聯交易、連續虧損等問題受到普遍的關注,業內專家也稱之為「流血上市」。

雖然各家平臺的經營情況不同,但在 2023 年想要沖擊 IPO 似乎并不容易。平臺企業各有各的優勢和問題,而資本方各有各的態度。不過,對于企業來說,盡快上市仍然是一項較為緊迫的任務,迎接他們的將是資本市場的檢驗。

久久精品视频夜晚,免费国产黄线在线播放,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欧美日韩亚洲乱国产综合AⅤ
一级a一级a爰片免费免免久久 | 综合亚洲日本日日摸夜夜添 | 一级国产加日韩加欧美 |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色综合久久六月婷婷中文字幕 | 熟女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