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信息
Information余曉暉委員: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
時間:2023-03-08文章編輯:防爆云
當前數字經濟規模擴大,全球數字化轉型加速,成為影響世界經濟格局重要因素。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信通院院長余曉暉帶來了三個數字經濟發展相關建議,《促進工業互聯網規模發展,加快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探索數據產權和數據空間,推進落實“數據二十條”》與《更好參與全球數字治理,推動形成公正合理的全球數字治理體系》。

余曉暉介紹,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礎設施、應用模式和產業生態,是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關鍵路徑,目前已全面融入45個國民經濟大類,進入到規模發展的新階段。
他建議,我國應拓展“5G+工業互聯網”支撐能力,發展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深化工業互聯網在制造行業的應用,加快向礦山、能源、醫療、交通、物流等行業以及安全生產、應急保障、質量追溯、節能減排等領域的拓展;推進5G全連接工廠、工業互聯網平臺、標識解析等與各工業園區深度結合,推動工業園區和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發展。“還應集中力量破解制約規模化發展的技術短板,同時加快平臺、標識解析在重點產業鏈普及應用,打造網絡化智能化供應鏈體系,賦能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提升。”他說。
去年底,《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數據二十條”)發布,以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為重點,布局了數據基礎制度體系的“四梁八柱”。
余曉暉建議,我國應探索建立三級數據交易市場,活躍產權流轉機制,探索一級市場進行數據登記授權,健全數據登記和信息披露機制;二級市場進行數據流通交易,行使數據經營權、流轉數據使用權;三級市場展開數據質押、數據信托等資本化交易活動。
同時,可結合數字化轉型開展可信數據空間應用探索,面向制造、能源、醫療、交通等重點行業,打造行業數據空間測試床;結合應用開展可信數據空間技術探索,制定技術標準。
余曉暉還提到,當前全球數字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正處在關鍵窗口期,我國擁有較好的數字經濟發展基礎和數字技術應用優勢,需進一步加大參與全球數字治理工作力度。他建議,強化我國參與全球數字治理的工作統籌,加強與各方在網絡與數據安全、數據跨境流動和人工智能等領域治理規則交流磋商,加大力度推動產業界參與全球數字治理工作,加強數字治理人才培養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