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信息
Information為什么數字化轉型失敗率80%?成功的關鍵是什么?
時間:2025-05-07文章編輯:防爆云
隨著數字化技術的出現及應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從2023年的統計數據來看(2024年沒查到相關數據),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53.9萬億元。數字經濟占比GDP達到42.8%,而產業數字化占比數字經濟80.9%,農業、工業、服務業數字經濟滲透率之比約為1: 2: 4。
經濟結構相對過去有了很大的轉變,各類產業的數字化轉型必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目標綱要指出,要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數字化轉型是通過新的技術手段挖掘數據價值,重塑業務流程與業務模式,從而實現業務變革。
數字化轉型的目的是實現業務的轉型、創新與增長,其核心是業務轉型,其工具是數字技術。
針對中國傳統產業的行業數字化特點和不同發展階段,《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的模式和路徑》提出了數字化轉型“四步走”的路徑:
- 第一階段(2018-2020)開展數字化轉型試點
- 第二階段(2021-2025)推進中小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
- 第三階段(2026-2030)實施企業內到行業的集成
- 第四階段(2031-2035)實現完整的生態系統的構建
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不是數字化技術和設備,而是組織變革使之具有敏捷性和適應性。有報告指出,企業數字化轉型成功率僅為20%。
實際上,關于數字化轉型能不能成功,組織才是最核心的力量。
組織文化不足是企業數字化轉型取得成功的絆腳石之一。
組織文化的不足體現為三個方面,即各職能和部門相對孤立、害怕承擔風險、難以形成統一的客戶觀并立即執行。
隨著數字化轉型的加速,不少企業在數字化轉型前期實踐中忽略或一直未系統思考的組織能力問題逐步顯現出來:
1、企業對如何轉型的戰略路徑及方法不夠清晰,高管團隊對數字化轉型的戰略目標及規劃缺乏共識,高管自身缺乏勇氣迎接挑戰;
2、團隊缺乏系統而創新的增長思路,公司從上至下溝通協作不暢,員工缺乏擁抱轉型變革的心態和動力等。
80%的中小型企業數字化轉型失敗,企業發展帶來了許多的問題與困擾。
造成的主要影響
1、新產品迭代滯后、缺乏競爭力。
目前企業生產形態不先進、不靈活、不能適應瞬息萬變市場動態,已經失去大量新市場機會。數字化智能制造平臺、先進技術為企業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會,會在同行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企業的競爭就是研發能力、生產效能、信息化技術水平的競爭。
2、企業信息化、自動化建設階段缺乏整體思考,導致企業持續發展受到限制、產品無法提高、生產成本居高不下。
企業內部各個系統之間都是孤立的,數據無法共享、造成了數據孤島,各系統中心與中心之間數據傳遞仍是通過紙質的方式進行,當要進行工藝提升、數據分析時紙質存檔的數據帶了諸多不便、甚至實現非常困難;當出現某批次產品出現問題時,無法找真正的原因。這就導致企業的在進、銷、存、計劃生產管理非常落后,生產能力受限、新品開發周期過長。
3、部分企業思想比較保守、對信息化技術給企業帶來的價值持懷疑態度。
在生產環境非常不友好的相關企業、人力資源非常緊張,時常出現了“用工荒”的情況,企業也會因此導致生產暫停、產品交付延遲。在自動化、信息化日新月異的今天,有些企業仍然采用手動的方式進行生產。
除了上述的影響之外還造成了其他影響,在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相關單位有責任幫助中小型突破瓶頸、幫助企業長足發展。數字化轉型的規劃與實施要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務實開展。企業要做好自上而下的業務變革管理,選擇適合企業自身的數字化平臺,業務與IT 團隊密切合作,不斷優化與提升,才能最終實現其數字化轉型目標。
通過對中小企業的調研,結合我們對數字化轉型、智能制造的各行業理解與實踐經驗,我們建議中小型采取以下行動,實踐數字化轉型,從而走出困局、創新發展。
1、企業要擁抱變化、與先進技術同行。
企業要適應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力爭將先進成熟的信息化、工業互聯網技術應用到生產、經營管理中。企業領導專家團隊要走出去,與領先的自動化、信息化企業、工業互聯網企業深入交流。通過探討交流開闊視野,重新認識、新技術價值。中小企業與各一流自動化信息企業交流過程中產生新的火花。
2、積極學習新技術與豐富的應用場景,培養專業人才。
例如:工業互聯網平臺、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數字化工作流、數據流、邊緣計算、工業互網標識解析等等。這些新技術在不同行業創造了許多新的應用場景。例如:精益經營自動化、業務和財務一體化系統、供應商CRM系統管理、智能立體倉庫、項目管理系統、機器人全廠巡檢、核工業機器人應用、智慧園區與智能工廠等等。
人們通常會犯這樣的錯誤,認為一家公司升級了技術,便能順利完成數字化轉型。
然而,數字化轉型與軟件或技術無關,重要在于組織的適應性。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是一項復雜、龐大的工程,涉及計算機網絡信息化、數據庫及關系數據技術、工藝生產優化提升技術、物料平衡與設備管理、生產調度等方面。
如何推動組織文化的變革,以實現數字化成功轉型?
我們總結了以下五個方法:
1、聘請精通數字技術的領導者
數字化轉型發生在公司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人才隊伍上。報告中,有70%的受訪者表示企業高層團隊在轉型過程中發生了變化——最常見的情況是,熟悉新的數字技術的領導者加入了管理團隊;不到1/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聘請了首席數字官(CDD)來支持公司轉型。并且,調查結果表明,引入數字化高管的企業轉型成功的幾率是其他企業的1.6倍。
2、培養員工數字化能力
注重培養普通員工的數字化能力更可能實現數字化轉型。能力培養的幾個關鍵點在于:首先重新定義個人的角色和職責,使其與企業轉型的目標相一致,這也可以幫助闡釋現在的企業所需要的員工能力。
另外要發揮技術經理和數字業務管理者這兩個新角色的作用,讓他們彌補傳統業務和數字業務之間的潛在差距。一般來說,技術經理需要擁有專業的技術能力,并領導公司的數字化創新工作;管理者需要將新的數字方法和流程,轉換并整合到現有工作方式中,既需要有業務方面的經驗,也需要了解新的數字技術。
3、制定新的工作機制
要發揮員工的價值,還要通過建立一定機制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比如營造一個持續學習的、開放的工作環境,或者給予員工一定的權利,讓其在數字化技術采用方面擁有發言權。當員工對數字化可能在哪些方面幫助企業有自己的想法時,企業數字化轉型成功率更高。
另外需要不斷鼓勵員工挑戰舊的工作方式,并寬容失敗。當高層領導和參與變革的領導都鼓勵員工嘗試新想法時,企業成功的可能性更大。最后還要確保部門、員工之間有交流協作。
4、為日常工具進行數字化升級
自轉型以來,大部分企業做的7個結構變革,其中3個變革都涉及將數字工具作為新的組織規范的使用。因此,充分利用數字化工具被設定為組織的新規范,更有助于轉型成功。
- 第一,采用數字工具,讓企業信息變得更透明、更容易獲得;
- 第二,采用數字自助服務技術;
- 第三,關注公司運營中的技術,修改標準操作程序。
除此之外,基于數據的決策的增加和交互式工具的使用也能幫助轉型成功。
5、學會講好故事
正如我們在傳統變革工作中所看到的那樣,在數字化轉型期間,清晰的溝通至關重要。更具體地說,成功的關鍵是傳達變革故事,它可以幫助員工了解組織的發展方向,組織為何變化以及變化為何重要。在遵循這種做法的組織中,成功進行轉型的可能性是三倍以上。
第二個關鍵是高級領導者要培養緊迫感,以在其單位內進行變革,這是良好溝通的核心。其他結果表明,在溝通變革故事時,成功的組織傾向于傳達比其他組織更豐富的故事。對成功影響最大的要素是組織關鍵績效指標要有明確目標,以及清晰溝通轉型的時間線。
數字化轉型和組織變革,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會涉及到組織變革,有效的組織變革能促進數字化轉型的成果落地。
在這個過程中有幾點比較重要,需重點考慮:
一是一把手工程,這個一把手是真正的一把手,如果沒有領導的參與,組織變革很難推動;
二是要重點考慮技術、流程和組織三者的融合;
三是數字化轉型是全面的,傳統企業不能大刀闊斧地去做這個工作,一定是通過場景切入、以點帶面,逐步帶動全公司的數字化轉型,有一個逐步的過程,切忌急于求成;
四是伙伴的選擇,大部分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這是很難的。